头痛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6日 点击数: 字体:

1.头痛的原因和特点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导致头痛的病因多种多样,程度轻重不一,多数不引起严重后果,但头痛本身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有少数头痛则由可致命致残的疾病引起,必须高度警惕。不同原因所致头痛的治疗也有所差异,因此应首先根据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对头痛进行分类。按照头痛的原因,我们可以把头痛分为继发性头痛和原发性头痛两个大类:

(1)继发性头痛

继发性头痛是指由明确的疾病引起的头痛,颅内外的病变、全身性的系统疾病、以及精神疾病都可继发头痛,比如头颈面部外伤、脑血管疾病、脑炎、脑肿瘤、中毒、药物滥用、感染、代谢障碍疾病等所致头痛。这种头痛发生的时间比较短,患者除了头痛以外还可以有其它原发疾病的表现,再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的检查,通常能够找到明确的病因。前面所讲到的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头痛就属于这一类,并且这类头痛一般只是某种疾病的症状之一,因此必须及时诊治,明确病因,以获取及时有效的治疗。

(2)原发性头痛

原发性头痛也叫做功能性头痛,是指没有明显的头颈部病变或其它明确的疾病而出现的头痛。这一类头痛病程往往较长,症状反复发作。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常是正常的,即使发现异常也并非是引起头痛的原因。原发性头痛是患者到神经内科就诊的最常见疾病之一,事实上,原发性头痛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当高,近期由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过18-65岁的成年人群中,原发性头痛的患病率约为23.8%。其中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有以下几种:

①偏头痛: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多为单侧的中重度搏动样头痛,少数患者在头痛前有短暂的眼前闪烁亮光、皮肤针刺或麻木感、不能言语等先兆表现。头痛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不予治疗常持续4-72小时,日常活动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中休息则可能缓解。“偏头痛”并不只限于单侧头痛,也有少数患者为双侧或左右交替发作。

②紧张型头痛:最为常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头部闷胀、紧箍样或压迫性轻中度钝痛,通常为双侧头痛,可伴有枕颈部发紧僵硬感,发作时患者可出现睡眠差、疲乏感、头昏或焦虑等表现。起病可能与心理应激有关,转为慢性形式后常没有明显的心理因素。

③丛集性头痛:本病在男性中发病明显多于女性。特征是局限于单侧的以眶、颞、额等区为主的反复发作性头痛,疼痛剧烈,呈烧灼样或切割样,并伴有同侧的结膜充血、流泪、鼻塞、流涕、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睑浮肿、额面部出汗等。一般来说,丛集性头痛在数周或数月的丛集期内每日发作,每次持续15分钟至3小时,随后继以数月至数年的缓解期。

2.正确认识头痛

头痛一般是指头颅上半部(即眉弓、耳廓上部、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但有些面颈部的疼痛因与头痛关系密切,难以与头痛明确区分。几乎所有人在一生中都有过头痛的经历,但在我国,头痛疾病并未得到充分认识和广泛重视。很多人都认为头痛是一种小毛病,常简单归咎于休息不好、受凉感冒等,往往不予治疗或仅自行服用“感冒药”、止痛药物。虽然一些头痛可以因此得到缓解,但之后可能反复发作,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此外,按照前述流行病学调查所显示的原发性头痛患病率和我国人口总数估算,我国每年因原发性头痛的诊疗花费就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因此该疾病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相当沉重的经济负担。
    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些头痛是由严重疾病引起的,比如颅内的出血、感染、肿瘤等,如果不及时诊治,就可能贻误病情,从而导致致命致残等严重后果,因此一定不能忽视。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还显示,我国头痛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这可能与日益沉重的工作和社会压力有关,因此重视头痛疾病的认识、规范其诊疗和管理、减轻患者和社会负担迫在眉睫。头痛一般是指头颅上半部(即眉弓、耳廓上部、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但有些面颈部的疼痛因与头痛关系密切,难以与头痛明确区分。几乎所有人在一生中都有过头痛的经历,但在我国,头痛疾病并未得到充分认识和广泛重视。很多人都认为头痛是一种小毛病,常简单归咎于休息不好、受凉感冒等,往往不予治疗或仅自行服用“感冒药”、止痛药物。虽然一些头痛可以因此得到缓解,但之后可能反复发作,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此外,按照前述流行病学调查所显示的原发性头痛患病率和我国人口总数估算,我国每年因原发性头痛的诊疗花费就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因此该疾病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相当沉重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些头痛是由严重疾病引起的,比如颅内的出血、感染、肿瘤等,如果不及时诊治,就可能贻误病情,从而导致致命致残等严重后果,因此一定不能忽视。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还显示,我国头痛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这可能与日益沉重的工作和社会压力有关,因此重视头痛疾病的认识、规范其诊疗和管理、减轻患者和社会负担迫在眉睫。

3.什么样的头痛是严重疾病的信号?

前面反复提到有一些头痛是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那么什么样的头痛可能提示患者存在严重的疾病呢?当出现以下列举的情况时,应予以高度警惕,及时就医诊治:

① 突然发生的首次头痛; 

②本次头痛较以往明显严重,或者在疼痛的性质和时间上有明显改变;

③头痛进行性加重;

④治疗无效的顽固头痛;

⑤头痛伴有发热、皮疹、头颈部明显的触痛、脖颈僵硬、抽搐或严重呕吐;

⑥头痛伴有肢体麻木、无力、性格改变或精神行为异常;

⑦发生于老年人或儿童的头痛。 

4.就诊时医生需要获取哪些信息?

    首先,清楚的病情描述对医生的诊断很有帮助,因此头痛患者应配合医生的询问,叙述头痛的时间、部位、程度、性质、诱因及加重和缓解因素、伴发的症状、诊治经过、既往病史和家族史等。为了更为准确清楚地记录这些信息,患者最好能够在每次头痛发作后记录包含上述内容的头痛日记,有利于拟定更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医生经过详细的询问和查体后,会对疾病作出一个初步的判断,然后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必要的检查以协助诊断,包括头部的CT或核磁共振成像、脑电图、腰穿脑脊液检查、脑血管造影、血液化验或五官检查等。

5.头痛应如何治疗?

(1)继发性头痛治疗原则 明确病因后应尽快予以对因治疗,如针对脑膜脑炎的抗感染、颅内肿瘤的手术治疗等。

(2)原发性头痛治疗原则

① 正确认识:目前尚没有根治的方法,但规范的防治可使头痛得到有效的控制,一般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仅有少数特殊类型的病人病情可能逐渐进展,后期出现肢体感觉、活动或认知功能的异常和脑部病变,因此患者应注意随访,并在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就诊。

② 日常生活:患者首先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识别和避免诱发头痛的各种因素,记录自己头痛的规律和特征,用以协助医生的诊断和制定防治方案。

③ 非药物治疗:可以寻求并充分利用对自身头痛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手段,包括按摩、理疗、生物反馈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针灸等等。

④ 药物治疗:包括发作期治疗和间歇期的预防性治疗。

头痛发作期治疗的目的是迅速缓解疼痛并恢复日常功能。应根据头痛严重程度、伴随症状、既往用药情况和个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止痛药和其它辅助药物,但不宜多用,也不能长期使用,以免导致药物过量使用性头痛。中药虽然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但尚需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予以支持。

预防性治疗的目的是降低发作频率、减轻疼痛程度和增加急性发作期治疗的效果,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患者应与医生讨论是否进行预防性治疗:

a.头痛严重影响生活、工作或学业;

b.每月至少发作2次或每月头痛日超过4天;

c.头痛发作期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发作期的药物治疗;

d.存在频繁的、长时间或极度不适的头痛先兆或伴随症状;

e.其它原因使患者有尽可能减少头痛发作的意愿。

下一篇:没有了!

更多>> [err:标签'取得节点名称带链接'模板转换错误,原因:扩展函数不能返回空值。]